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动态

李楠:中国西南地区罗甸软玉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及与亚洲其他软玉矿床的对比研究【Ore Geology Reviews】

发布时间:2023-12-21     发布:[珠宝学院]刘芳祎     阅读:138

我院硕士研究生李楠针对“罗甸软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矿床学主流SCI刊物“Ore Geology Reviews”,该成果由我院白峰副教授指导下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完成。

通过对中国贵州罗甸软玉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理系统研究表明,罗甸软玉是一种白云石型软玉,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次要矿物包括透辉石、方解石、石英、钠长石、滑石以及铁锰氧化物。透闪石呈现出三种结构形态,粗晶质结构、长纤维状结构和微晶-隐晶质结构,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稀土元素模式图也反映了其多期成矿的复杂性。罗甸软玉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交代矿床,其形成源于沉积岩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在印支—燕山期(晚三叠世—白垩纪),基性辉绿岩的侵入使周围的碳酸盐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热液的不断作用下,接触交代区域发生大理岩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最终形成软玉矿床。成矿过程中,辉绿岩岩浆提供了高温环境和含硅热液,碳酸盐岩则提供了Ca和Mg。通过比较软玉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贵州罗甸软玉与亚洲其他重要软玉产地区分开。

李楠-白峰-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Luodian nephrite deposit, Southwest China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nephrite deposits in Asia_00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regeorev.2023.105604